任务背景
在网店经营销售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销售数据,这些销售数据对网店的经营策略会有很大影响。通常网店的销售策略是需要根据前期的销售数据和市场变化情况及时调整的,以帮助销售部门实现销售目标。进行销售数据分析,首先要明确此次数据分析的目标,然后围绕该目标收集相关的数据,整理并分析相应的数据,找到数据变动的原因,最后调整相关的内容,改善销售情况。任务分析
以某网络零售店铺为例,持续记录网店每日的销售金额。由于单日数据存在不确定的起伏,所以建议以周为单位观察销售额情况,统计每周的销售金额,见表1。绘制成折线图。如图3-52所示,可发现网店的销售金额有了明显下降。
表3-10 销售金额统计表
图3-52 销售额趋势
除第45周与第46周受到“11.11”活动的影响,数据存在波动外,从37周开始到44周,每周的成交金额逐渐下降。针对以上情况,需要及时分析销售金额下降的具体原因,得出结论,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任务操作
步骤1:确定目标数据
网店的销售额=展现量*点击率*转化率*客单价=访客数*转化率*客单价
网店商品的展现量与商品的搜索排名关系密切。商品的点击率与商品价格、主图设计等有重大关系。展现量与点击率相乘得到点击量,在实际网店经营中,可用数据去重的访客数替代数据存在重复计算的点击量,将更具参考意义。
转化率高低与商品详情页设计、促销活动等息息相关,它反映了网店商品对每个访客的吸引力。在访客数稳定的情况下,提高转化率就能提高网店的销售额,反之,销售额下降。
客单价与商品定价、促销活动等有重大关系,反映平均每个客户(订单)的购买金额。在订单数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提高客单价就可以提高网店的销售额,反之,销售额下降。
在发现网店整体销售金额出现明显下降趋势后,就要从展现量、转化率、客单价这几个方面整理和观察数据变化原因,发现网店销售过程中存在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
步骤2:客单价数据分析
从公式的最后端往前推,先将对应销售时间区间的客单价数据整理出来,绘制成折线图,如图3-53所示。
图3-53 客单价趋势
从整理出来的客单价数据中可以看到,除第36周(82.7元)和第48周(139.1 元)波动较大外,其余几周客单价基本稳定在100-120元的范围内,对比图1的销售金额趋势,第36周与第48周的数据异常并不是主因。同时,也可以看出,并不存在活动降价或促销导致客单价持续下降的情况。通过以上情况的分析,基本上可以排除掉因客单价下降导致销售金额下滑的可能性。步骤3:订单量数据分析
在销售额公式中,去除客单价后, 展现量、点击率、转化率三个数据的乘积就是订单数量。在排除客单价影响销售金额的可能性后,整理大致的订单量数据如图3-54所示,基本能佐证前面的判断。
图3-54 订单量趋势
对比图3-52的销售金额趋势,在客单价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订单量下降趋势与销售金额下降趋势基本吻合。因此,应在展现量、点击率、转化率三个数据中找到订单量下降的原因。步骤4:转化率数据分析
随后,整理店铺的转化率数据,绘制店铺转化率折线图,如图3-55所示。
图3-55 转化率趋势
可从图3中观察店铺转化率的数据变化。 转化率一直处于2%~4%, 虽有一定程度的波动,但基本在3%左右。而且对比图1的销售金额趋势,转化率的波动对销售金额有一定影响,比如第44周至第47周,但并非是销售金额下滑的主因。步骤5:访客数数据分析
然后收集和整理第36周至第49周的店铺访客量数据,绘制访客量数据折线图,如图3-56所示。
图3-56 访客量趋势
对比图3-52的销售金额趋势、图3-54的成交订单量趋势和图3-56的访客量趋势,可以明显发现,这三个数据的变化趋势非常相近。由此可以推断出,由于访客量下降,导致销售金额下降。
步骤6:分析数据变动原因
在整理和分析了各目标数据后,可以大致得出导致销售金额下降的主要指标是访客量。影响访客量的指标有两个,一个展现量,一个是点击率,在网店运营过程中展现量都是比较稳定的,所以重点就是提升点击率。点击率高,访客量高;点击率低,访客量低。要提升点击率就要优化店铺的商品详情页、商品主图、购物路径等,有助于提升店铺的访客量。
将分析结果上传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