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选品,是通过一定的逻辑,对收集来的海量数据进行处理,把Listing的各项数据结构化地呈现,帮助卖家找到符合自己预期定位的产品。

卖家精灵独家总结了20条大数据选品思路,并归纳为关键词大数据选品、产品大数据选品、类目大数据选品三大类。各选品模式下的筛选条件仅供参考,具体数值请大家根据自身情况按需填写。



关键词大数据选品

买家在亚马逊的每一次搜索都代表着对某类产品的需求。关键词选品就是基于买家搜索行为来发现潜在市场,通过关键词洞察出买家的真实需求,再去寻找能满足需求的产品。


1、基于市场趋势选品

头部关键词所指向的细分市场,要么已经市场成熟,要么就是爆款,对大部分卖家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所以建议大家:轻头部,重趋势。关键词周数据,更能反映市场趋势的实时变化。


筛选条件:选择一个一级类目,设置排名增长量近4周>10000,排名增长率近4周>10%,即可筛选出该类目下搜索排名较大,且近4周持续增长的关键词细分市场。




2、基于市场需求选品

搜索排名Top10000的关键词,代表需求最大的前10000个细分市场。

这类关键词所指向的细分市场需求高、流量大,但也意味着竞争相对更加激烈,更适合有一定实力的卖家。


筛选条件:选择一个一级类目,设置关键词搜索排名最大值为10000。查询结果默认按照排名升序排列,排名越靠前,搜索量越大。




3、基于市场潜力选品

这类关键词搜索排名不错且有一定的增长,但又没有特别靠前,对应的细分市场竞争相对也没有那么激烈,更适合中小卖家。


筛选条件:选择一个一级类目,设置搜索排名为10000-100000名,搜索增长率近1周大于10%。




4、基于搜索飙升选品

关键词的搜索排名飙升,说明市场需求非常急迫。

可能是季节性、节日性产品,也可能是萌芽中的潜力产品,可以结合排名趋势或Google Trends具体判断。


筛选条件:选择一个一级类目,设置排名增长率近1周大于50%。




5、基于市场容量选品

每个关键词都对应一个细分市场,关键词搜索量的大小直接反映了市场需求和容量大小,也是卖家选择竞争赛道时的重要参考指标。

对于实力雄厚的卖家,关键词月搜索量低于10万的市场,他们看不上,因为体量太小,不符合他们的销量预期;对于刚入场的中小卖家,则会优先选择月搜索量较小的市场,因为月搜索量大的市场,往往也意味着竞争更大。


筛选条件:设置月搜索量>100000,月搜索量增长率>10%,再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偏好,叠加其它筛选条件。比如有资金优势的卖家,可以选择高客单价的产品切入,以利润取胜。




6、基于市场竞争选品

关键词的点击集中度,指的是某关键词搜索结果页点击量前三ASIN的点击量在该关键词总点击量中的占比,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关键词在细分行业(搜索结果页)的垄断情况,垄断程度越低,市场竞争越小。


筛选条件:选择一个一级类目,设置点击集中度小于50%,或直接将搜索结果按照点击集中度升序排列,即可筛选出市场垄断度较低的关键词市场。




7、基于新型市场选品

其原理是筛选出(今年)当月有该关键词的搜索量,而去年该月没有该关键词的搜索量的市场,这一指标可以跟其它过滤条件结合起来筛选出新型市场。当市场进入红海阶段,从存量市场中挖掘增量市场就变得尤为重要。这种以前没有,今年才出现的市场,无疑就是增长发力的新型市场。


筛选条件:设置月搜索量>10000,月搜索量增长率>10%,再勾选【新细分市场】,即可筛选出某类目下去年还未出现、近期搜索增长较快的新兴热门市场。




8、基于季节性/节日性选品

季节性产品有快进快出的特点,可以更快速、更轻松地带来利润。但另一方面也要求卖家有洞察市场的能力。参考产品主要关键词的历史搜索数据,就能掌握买家的需求变化,帮助卖家提前布局产品,给产品准备、Listing打造留出充足的时间。


筛选条件:选择一个一级类目,根据【市场周期】选择不同的月份,就能找到该类目下在对应月份中搜索量高于平时的关键词市场。




9、基于营销成本选品

货流值代表销售同样货值的商品,需要的流量成本大小。计算规则:货流值=PPC价格/商品均价,比如关键词iphone 13 case的PPC竞价为$4.57,商品均价为$20.62,则货流值为4.57/20.62*100%=22.1%,代表每销售100美金货值的商品,单次流量成本是21美金。

一般来说,货流值越低,意味着该细分行业引流成本越低,竞争越小,同时也可能意味着该词对应的细分市场还处于蓝海。


筛选条件:将某一类目下的细分市场按照货流值升序排列,筛选出营销成本相对更低的细分市场。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返回
顶部